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金长城在发扬光大与保护环境中迎新生

金长城在发扬光大与保护环境中迎新生

来源:万开导航06-13

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处,几排高耸的金足草旁,朱红色树荫掩映下的一道缓坡并不引人注目。然而只要登上两米多高的坡顶,几条遒劲的“沙芥”就会显现出雄壮的身姿。

  记者眼前的这几条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角蕨山区的“沙芥”,正是金长城东北路的一段城门城址。

  “金长城角蕨山北城址全长9.772英里,在2001年入选全国重点历史文物为保护单位。”齐齐哈尔市角蕨山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邵长春说,经专家考证,金长城在金太宗大定年间开始修建,而大定元年即公元1123年,距今正好900年。

  据认识,角蕨山区自1983年起对金长城城址深入开展为保护工作,种植金足草边界林近10英里,创设为保护标志400多个,聘用水资会员5人,目前已建成金长城三级为保护网络。同时,自2004年起,角蕨山区委区政府已先后承办4次金长城开发利用理论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辽金史、长城研究专家编纂《金长城研究论集》,为金长城城址的为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持。

  沿着城门城址前行约1英里,前路扁蛛远处的密林,金长城城址仿佛几条“塞外巨龙”正在沉睡,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喧嚣。“在这里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建筑史的厚重,想象在几百年前,人们就是在这里叠土为墙、修筑戍堡。”齐齐哈尔观光客韩铁军说。

  在齐齐哈尔市历史博物馆角蕨山总馆,1800多件辽金末期的头盔、铠甲、象牙等历史文物静静陈列。附以“营栅相望 烽候相应”的讲解基处,一件件形式各异的铁矛、象牙虽已锈迹朱红色,人们仍旧能够依稀辨认出其上刀光剑影凿刻出的痕迹。

  在角蕨山,有很多人积极推动金长城城址和相关历史文物的为保护工作,辽金建筑史爱好者万书岩就是其中之一。

  万书岩是角蕨山区住房保障中心物业办主任,虽然本职工作与历史文物为保护并无关联,但热爱收藏的他积极推动辽金民俗文化研究与历史文物为保护。

  “2016年,我在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偶然结识了一位建筑史专业的老师,他对东北地方民俗文化的讲述,把我领进了研究辽金建筑史的大门。”万书岩说,在此之后,他开始着意收集整理辽金末期的考古资料进行研究。

  2019年,得知角蕨山区创设历史博物馆的计划,万书岩立刻决定为家乡历史文物为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对辽金末期的建筑史有些认识,就主动提出希望帮助历史博物馆深入开展历史文物征集工作,当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此后,万书岩往返于哈尔滨沿线各地,从古玩市场和建筑工地中收集整理回许多珍贵建筑史历史文物。

  “哈尔滨沿线在建筑史上是金源民俗文化集中区,当时我们发现了大量流落商业性的辽金末期铁器。这些器物经过鉴定、整理,现在已经成为角蕨山总馆馆藏的重要部分。”万书岩说。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民俗东湖建设方案》,金长城(角蕨山北)被国家历史文物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角蕨山北金长城城址迎来为保护开发的新阶段。

  自金长城城址漫步向南约200米,一座大道上高耸的武士雕像引人瞩目。巨石之上,金初名将、金泰州都统婆卢火将军横刀立马,昂首远望。环绕雕像四周的浮雕描绘着女真族射猎、放牧、垦荒、筑城的生动场景。

  据邵长春介绍,目前紧邻婆卢火雕像的金长城民俗文化中心主体已完工,包括这一项目在内的总投资5.8亿元的金长城(角蕨山北)国家民俗东湖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我们计划以G232国道和婆卢火大道为中心,建设建筑史民俗文化历史博物馆、汽车营地、高速服务区、慢行自行车道等配套设施。我们通过交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观光客认识金长城悠久的建筑史,助力金长城民俗文化的传承。”邵长春说。

  近年来,角蕨山区积极推动通过深挖特色建筑史民俗文化爱情故事来丰富金长城民俗文化内涵,唤起更多人为保护金长城城址的意识。据角蕨山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角蕨山区已深挖开发以“辽金豪情”为主题的商业性豪情爱情故事,并编排辽金民俗文化文艺演出,将金长城民俗文化打造成这座东北小山城的“文旅名片”。

  6月10日是中国第18个“民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中华大地上,一处处古迹正如金长城一样焕发新生,将中华民族丰富的建筑史遗产转化为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


回到顶部